
注冊資金認繳制的定義:認繳制是公司股東(發起人)對其認繳出資額、出資方式、出資期限等自主約定,并記載于公司章程。通俗來說就是假設你認繳你的公司注冊資本100萬,也就是說在注冊的時候不需要實際拿出來100萬去驗資及打到公司賬戶經營,認繳期限為10年,那么在營業執照的10年有效期內把資金繳足就可以了。(意味著創業門檻降低了,創業初期真的可以“不花錢”了)
亮點①:放寬了注冊資本登記條件,取消了最低注冊資本限制,認繳制打破了束縛在創業者身上的枷鎖,讓小成本真正成為現實。
亮點②:認繳制中的年報公示制度解放了企業年檢,對企業來說,不用每年年檢往工商部門跑了,既減輕了負擔又節省了時間。同時信息公式制度,人人可查,大大加強了投資者對企業信任。
亮點③:實現注冊登記申請、年度報告電子化,無紙化。這也是信息化社會的一大趨勢,網上申請、網上受理、網上審核、網上公示、網上發照時代也將很快到來。
亮點④:認繳制的出臺推動了企業信用體系的初步建立,信息網上公示后,企業對大眾來說不再神秘,一舉一動都在市場的監督下, 以市場監督企業的目的得以實現。
認繳制的出現讓眾多創業者歡欣鼓舞,而與實施多年的實繳制相比他們之間究竟誰優誰劣呢?這其實是是取決于政府究竟是著眼于降低創業門檻,還是立足于加強市場監管。
2013年上海私營企業新設141746家,戶均住冊資本214.72萬,如果采取注冊認繳制,企業注冊資本能夠100%解套,就意味著能為上海帶來近3000億的投資。而采取實繳制的唯一理由就是便于監管。從長期來看采用認繳制是大勢所趨。
認繳制的實行并不是隨性而為,認繳制的建立是在整個社會信用體系全面建立前提下的。經過多年的經濟改革發展,在法律法規已經初步健全的條件下,無論是企業還是民眾對于可能發生的“欺詐”、“皮包公司”等不誠信行為都已經有了足夠的認識,成為了解放注冊資本,實施認繳制的重要支撐。